希鸥网李志磊:创业公司0成本做品牌营销的5个小技巧

2018-03-27 19:01

1,互联网时代,网上的每一寸的土地都是品牌生长的土壤。多做一些能够搜索到的网络信息,百度知道、知乎自问自答;

3,因为大家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比较长,建议微信昵称加品牌名称、建几个以自己品牌名为名称的微信群;

5,蹭一些高大上的品牌用来烘托自己,比如强势品牌有:政府机构、独角兽公司、比较知名的行业人物。举例,如果你被阿里下面一家公司下面的一个机构投资,那你可以说“我被马云投资了”。

硬件的竞争结束了,(或者硬件本身门槛比较高,从一开始就无法竞争),那么要想取得成功,只能比拼软实力。品牌是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部分。

初创企业为什么要做品牌呢? 因为初创企业比大企业更需要被用户信任。

过去,我们的品牌素质不强的时候,一些简单的品牌噱头就可以走红。比如当初黄太吉,开着跑车送肉夹馍的案例;比如哪个美食品牌上线,搞300个外国男士装扮成斯巴达; 比如高速公路假装翻车,周围民众“一哄而上”帮助车主捡东西(多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报道案例,东西上总有商品名字吧,火了)。

对于初创企业,在没有很多资金、特殊人才做品牌的时候,我们只能从一些最基本的品牌营销点出发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品牌营销或者提升软实力的行为。 在讲具体策略之前,我想简单粗暴的说一下品牌营销的两个方向(目的):一是让人知道你;二是让人觉得你的企业很好很强大。

第二,想让别人觉得你的企业很好很强大,那么你周边什么地方/什么机构会让人有这种感觉呢? 比如政府单位,定位很强势、品牌很强大;比如那些金碧辉煌的建筑,大厦、五星级酒店;比如某些特别成功的企业,阿里、京东、小米;比如某些领域特别成功的人,说相声的郭德纲、做企业的刘强东、开出租车的程维…

具体说来如下:

各位看我发的截图,谁这么闲啊,去关心别人公司融资了没有、前途怎么样、意味着什么。肯定是自己的品牌部门最关心自己呗。说实话,各位看官,如果你们公司的市场部同事连发个知乎、发个百度知道、发个脉脉都不会(说的是用这些工具曝光你们的品牌),那他的工资也就配得上一个月4500。

因为百度搜索肯定是第一时间把自己的产品搜在最前面。有人可能会,百度文库什么鬼,和做品牌有啥关系,不是一个文件库吗?

互联网时代,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不会有人帮你在网上说好话,但会不停的有人说你坏话 ;互联网时代,网上的每一寸的土地都是品牌生长的土壤。 这两句话是我们原创,此处可以有掌声…… 好了,掌声停。

之所以要这样做,是因为微信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,之前小小统计了一下,一个人一天平均花在微信上三个小时。大家想一想自己是不是?你拿起手机除了打电话,是不是就是看微信,或者用微信支付。 既然我们花在一个平台上的时间足够多,那它就成了我们做品牌最好的流量位置。

另外,友情提示一下,微信已经不是简单的社交工具了,而是一个非常专业的、占用你大量时间的商务社交工具,所以建议您的昵称不要加一串星星月亮,就用汉字写出你的名字比较好。

刚刚提到,微信群也是一个集中人的地方,那么低成本建立品牌还有一个操作方式就是建群,把群改为你们企业的名字,这样也可以强势的占有流量位置。因为希鸥网的行业特殊,我们建了300多个群。我们现在坚持要在群里发一些内容。

5,蹭一些比较强势的品牌,比如政府,只要企业和政府达成一些合作,那么就积极的曝光出来。因为政府本身代表的是稳定可靠的形象,会给你的品牌加分。

6,蹭一些众人所知的高大上的品牌,比如鸟巢、水立方、央视… 只要能发生一些关系(关联),在新闻里你就可以起一个大胆的标题。比如,有些企业被阿里巴巴下面一个公司下面的一个机构投了点钱,那有些企业做宣传的时候,标题就叫:被马云投资,如何如何…… 马云可能都不知道这家公司的存在,但当这个新闻稿推到你的面前时,你会忍不住点开看。

希鸥网刚成立的第二年,当时(2016年10月)我们在广州做一场创业峰会,为了显示自己的品牌形象,我们花11万一天的价格租用了广州四季酒店的一个千平米的会议厅。 这对我们来说,是想给来参会的客户传达一个观点:我们很有实力。借力打力嘛,借助四季酒店包装我们弱小的品牌。 现在我们再做会议,一般都是选择价格六七万的酒店了。

(完)